省残运会首日保山喜获六金
山西以更长远的历史角度把握发展大势,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力促发展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政府会采取相应措施,稳定市场,稳定价格。他表示,和天然气、电力一样,煤炭同样要有足够的调节能力。
建立履约信用记录,也将促进中长期合同严格执行。否则需求来了,临时投资建设煤矿,必然来不及。对于业界担心的中长期合同履约问题,连维良表示,中长期合同制度是多赢举措。除了共识基础之外,此次中长期合同的签订,既定量又定价,而且有配套保障措施。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单一煤炭没有出路,融合发展要抢抓机遇。
276工作日要执行,而且要通过实践不断稳定和检验。他还在讲话中表示,近期个别地方出现了限制煤炭出省的情况,要及时纠正。以美国为例,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已有数十家煤炭公司申请破产。
对中国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是澳大利亚、印尼,然后是蒙古和朝鲜。主要受益于卢布贬值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由于自身对煤炭需求的下降,俄罗斯未来仍然希望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投资减少,后期供应量能不能上来在这里面是瓶颈,包括之前2013年到近期的投资额都是减少的状态,这对于煤炭行业,未来能不能给国际提供更多的供给是一个瓶颈。中国有57亿吨的煤炭产能,包括隐形产能,其中3亿吨完全关闭掉了,8亿吨是非法的没有核定的,剔除掉这11亿吨,剩下46亿吨的在建和生产中的产能。包括他几大煤炭生产巨头陆续破产、国际财团及巨头剥离煤炭业务或资产。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政策,让中国的煤炭企业有了重大的转机,为煤矿企业脱困的奠定了基础。第二件事情根据核准后的产能正常监管产量。
由于汇率原因,中国有可能对亚太输出更多的煤炭,未来有这种可能。全球煤炭消费从2012年开始进入低速期。后期由于国策问题、煤炭资源开发的问题,都遇到一些瓶颈。中国煤炭需求将由2000到2014年间均增长8%,放缓至年均增长仅0.2%,到2030年煤炭总需求将下降。
我们认为澳大利亚优质炼焦煤未来仍然是印度、中国和日本、韩国,三国之间会有资源的抢占,这个价格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澳大利亚总体出口不到4亿吨,印度尼西亚不到3亿吨,俄罗斯不到1.5亿吨的水平。动力煤产能释放的条件要好于炼焦煤条件,供应相对宽松,炼焦煤的情况稍微差一点,可以重点做个炼焦煤的分析。煤矿企业从9月份到现在走到了一个企业正常经营的状态下,短期内如果产能快速释放,导致价格下跌这也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俄罗斯情况短期内不会有特别大的增长,这里面也有一些国家战略定位和调整方面的问题。过去越南对中国出口大量的无烟煤,基本上是用于南方电厂的煤炭供应。
越南是由煤炭出口国转为进口的主要国家类型。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炼焦煤方面,一个是澳大利亚,一个是蒙古煤。
2015年印度已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煤炭进口国,全年进口煤炭2.05亿吨,比上年增长2.75%。朝鲜主要向中国出口无烟煤。国家目前通过煤电、煤钢之间签定长协价的要求,并对国有企业限价和限购的政策监管等级手段引导煤价在合理区域内波动,以及国有大型煤矿对中间商供应量的限制等销售方法,使煤炭价格在460-660元/吨之间进行波动,发改委做了大量的测算和设计。未来的煤矿将能够快速地适应在276个工作日和330个工作日之间的转换,煤矿企业也会逐步适应政策对增量或减量的调整,必免煤价大幅跌涨。未来澳大利亚仍然是全球煤炭供应的焦点。今年6月份,国家重新核定了中国所有的煤炭产能,将产能按照330个工作日,正常产能释放核准的、可生产的产能为35.6亿吨,如果按照276个工作日(20%的减量,80%的核准),产能应该是29.6亿吨。
对市场的总体判断,新增产能按照正常释放之后煤价将趋于稳定,发改委做了一个煤价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调控方案,并且相关的政策也逐步在落地。如果按照发改委的增长要求,产能能够正常释放,预计2016年全年煤炭应该在32.97亿吨的水平。
再加上全年进口煤预计在2.4亿吨,煤炭年初社会库存基础在3.4亿吨,减掉正常的库存1.5亿吨,煤炭总供应量在36.7亿的水平,这个数与今年全年的煤耗总量平衡,理论上供需平衡,市场没有缺口。目前动力煤释放情况好于炼焦煤。
2016前三季度澳大利亚合计出口2.91亿吨,同比下降2.12%。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去掉10亿吨的产能,这10亿吨是供给侧改革方案中,关闭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
动力煤最大的出口国有可能大幅减少煤炭出口。由于炼焦煤的稀缺性导致了中国所有的煤炭产能释放情况并不乐观。退出之后,自身由于内需的增加,已经演变成一个煤炭净进口国。包括电煤,电力供应的煤耗增长超过11%点多,冶金用煤超过11.3%,和前三季度总的均值比都是比较特殊的季度。
在未来的20年间,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天然气增长迅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强劲;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将翻两番,发电量增量的三分之一源自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化石能源将依旧保持支配性地位,到2035年,全球能源增量的60%、全球能源供应总量的80%依赖于化石能源; 2014年至2035年的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增长34%,即年均增长1.4%。今年的突发状况也是发改委没有预料到的,但我们仍然认为他们做这件事情是非常有利于中国的煤炭市场。
但煤矿能不能正常增产,能不能按照现在的三级和特级响应机制来完成,是煤价能维稳的基础条件。中国煤炭产地,最好的煤和澳洲煤最好的煤相匹配的煤品种出厂价是1400-1500元/吨的水平。
这个政策在3-5年内从根本上解决的中国煤炭产能问题、解决产量与需求的匹配问题。印度展现了最大的煤炭消费增长,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费国。
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据本网计算,11月和12月达到理论上可以增产9000万吨的量,而缺口在1亿吨左右,因此,我们核算下来供需基本属于平衡状态。炼焦煤价格上涨因素基础要好于动力煤,合理价格区间应该在1200-1400元/吨之间的水平。中国2009年煤矿资源整合以来,动力煤产能增长比例是大于炼焦煤,总体供应仍然会宽松。
目前来讲今年的状态仍然是上涨的,预计今年的煤炭出口量应该不会超过2200万吨,但制约瓶颈仍然是两国之间的大的运输通道和大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供给钢厂烧结和喷吹,对缓解钢厂原料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近两年煤炭的进口需求大幅增长,主要进口来源国也是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印尼。目前来看,出口量、生产和扩张能力非常有限,目前出口量是在下降的态势。
中国政府需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要将产能在3-5年内按照我们的需求减量重组并且关闭10亿,将产能控制在36亿吨到38亿吨之间,并且对在建投产的新增矿井出台减量置换产能的政策,保证未来3-5年内将产能降低到与中国煤炭正常需求相匹配的水平。但动力煤方面,未来产能释放之后,中国的动力煤供应能够保证自己国家的内需。